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13章芦苇(2 / 2)


  “苏哈,贝子爷的马你也敢抢,脑袋不要了?”

  不知什么时候,多尔衮也进了这个小院,身后的一个巴牙喇对着那个鞑子兵吼道。

  那个鞑子兵闻言一个激灵,赶紧将刀扔在了地上,跪下就开始冲着多尔衮磕头。

  多尔衮没理会他,示意吴宽快点,打马就出了小院。

  得了多尔衮的默许,吴宽大大方方的将那个小女孩抱上了马背,随后上马就跟上了多尔衮的队伍。

  留下那群鞑子兵不住的在后面磕头。

  从此这个小女孩就跟了吴宽。

  回到家里,老董和熊三问了这个小女孩好几次叫什么,小女孩只是张了张嘴,却什么也说不出来。

  老董和熊三以为她是个哑巴。

  吴宽知道,她是受了父母兄弟惨死在眼前的刺激,得了失语症。

  因为女孩家附近有一片芦苇荡,吴宽就给这个女孩起名叫芦苇。

  芦苇知道自己这条命是吴宽救的,虽然自己不能说话,但是对于吴宽还是非常感激的。

  吴宽对芦苇也特别好,虽然还是让她干一些杂活,但是却从来不打不骂,老董和熊三有时凶她,吴宽还会护着。

  芦苇对于吴宽来说,就像是在黑暗世界中的一丝亮光,守住她,就守住了自己心里的善良。

  想到这里,酒劲又上来了,吴宽又沉沉的睡去了,梦里又回到了现代,嘴角现出一丝微笑。

  九月的岳各庄,一片欣欣向荣之色。

  收获了玉米、土豆等作物,刘希森并没有拿来食用,而是按照《与明同行》介绍的储存方法,细心的储存了起来。

  这些都是良种,以后还等着扩大种植规模,吃一颗都是暴殄天物。

  收完试验田,种下冬小麦,随后李飞三人就根据刘希森的计划,开始了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。

  首先是军队建设,按照明年实现两个标准连二百五十人的军队建设计划,李飞今年至少得建设一个标准连一百二十人。

  现在岳各庄才有两个标准排六十多人的规模,其中一个还是新组建不久的。

  所以招兵事宜还得尽快提上日程。

  按照一名士兵,三名军属的标准,岳各庄还得招募二百四十多名流民。

  现在是明末,流民有的是,关键在于如何安置这些流民,衣食住行都得保障。

  所以岳各庄的基建工作又开始了。

  伴随着特战队员的增多,居民区、军营、食堂都得立刻上马改扩建工程,钢铁厂也得加班加点生产元年式步枪、左轮手枪、手榴弹、子弹、火帽等准备。

  庄子里的妇女同志也没有闲着,普通佃农的衣服被褥,还有特战队员的军服等装备,都得抓紧时间缝制。

  准备好这一切,李飞又招了二百多个流民,并从中选了六十多人参加特战队。

  至此,李飞一个特战连的编制算是凑齐了。

  按照李飞三人制定的军队编制规划,一个连一百二十人,下辖四个排,一个排三十人,下辖三个班,因此之前特战队的老人也都升了官职。

  张仓升了副连长并兼职一排长,王宗一、刘体纯、孙可望都升了排长,贾古文、吴刚等几个战斗尖子也都升了班长,其他的特战队老人也都成了副班长,或者提了士官。

  而李飞和刘希森也水涨船高的成了连长和连教导员。

  扩军之后的特战队,士气为之一振,新兵的训练工作,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