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33章出海遇倭船(1 / 2)





  而闻令出来的船老大和水手们一看,全都震惊了,这一地的尸体和马匹看着头皮都有些发麻,一个个不敢多说话,手忙脚乱中开始拔锚起航。

  船队起航之后,没有再做停留,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,几天之后就来到了杭州。

  因为接下来就要出海,今后就要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,物资供应就断绝了,所以李飞安排船队停留一日,采购物资。

  而李飞四人也借这个机会,去杭州城里转了一圈,看看明末的杭州又是如何一番景象。

  在干净整洁的程度上,南方城市要比北方城市好很多。

  此时正是四月晚春,气候非常适宜,杨柳依依,暖风轻抚人面,街上人来人往,猛然一看,自是一番盛世年华。

  但是在街角之处,遍地乞讨的乞丐们说明了明末矛盾的激化。

  刘希森四人一边走一边打听,很快就来到了后市的西湖附近。

  明末的西湖要比现代大得多,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画舫点缀其中,雷峰夕照、湖光山色,一片怡人风光。

  四人走上苏堤,看着这美好的景色,有些不想走了。

  “你说当时咱要是讨个杭州的知县干干,估计朱由检也会答应的。”

  周曼如看着游人如织的西湖,一时有些感慨。

  “杭州是好,但是这里布政使司、杭州知府都在这里,咱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,啥也做不了。”

  刘希森吐槽道。

  “希森说的是,咱要的是说了算的地方,我觉得临高挺好的,一片白纸,就等着咱勾画呢。”

  李飞拿了把折扇扇了扇,世家公子的范又出来了。

  周曼如知道李飞和刘希森说的对,但是对于这种南方的小桥流水风光仍然喜爱的不得了。

  “不用急,最多八年,等天下大定了,你要是喜欢,每年春天咱都可以来杭州定居,夏天就去东北,秋天在京城,冬天就去海南。”

  刘希森口无遮拦的说道。

  周曼如闻言,笑了笑:“这可是你说的,最多八年,要是实现不了,我拿你是问。”

  “我保证,八年足够了。”

  刘希森信誓旦旦的说道。

  晚上,四人回到了船上,各种物资已经采购完毕,第二天就要出海了。

  第二天,天微微亮,四艘福船就从偷偷的从码头驶离了杭州。

  在明末出海,仍然是不被官方允许的,但是在给够了沿海千户所银子之后,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

  来到杭州外海,浪头明显大了起来,四艘福船不断起伏,于是有人开始晕船了。

  刘希森很不幸的是其中的一员,出海之后就开始呕吐不断,无奈只得回到了船舱里躺着。

  佃农们也好不到哪儿去,他们都是世世代代的农民,从来没有离开过坚实的大地,此时到了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,晕船的还真不少。

  面对晕船,周曼如也没有办法,只能给他们多补充淡水,避免脱水。

  但到了海洋之上,四艘福船也可以启动蒸汽机了,随着突突突的声音,船尾的大烟筒开始冒出黑烟,明轮开始转动,船速明显加快。